遴选主题:
黄文胜:为“河”进退有方。
推介词概述
一回回朝奔夕归,一声声焦急呼唤,无一不凝聚着你的心血和斗志。为了守好太和镇河长这份“责任田”,你忠诚履职、勇于担当。是你用执着和坚守换回了水清岸绿,是你用大爱延续着浓浓乡愁。
为“河”进退有方
晨起雾气未去,一座座绿意盎然的山峦在碧波之畔,缥缈如仙。鸟语花香中,一个灰色的身影常常在狮子口水库岸边徜徉,他是太和镇镇长黄文胜。对于他来说,绕着太和河湖(库)巡查一圈,看看有没有垃圾和污水是每天必做的功课,因为他还有另一个重要身份——镇级河长。
全镇有河湖(库)19处,其中湖泊3处、水面面积0.45km²,河流10条、全长81km,水库6座,库容1690.85万m³,是梁子湖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域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“原清则流清,原浊则流浊。”这是黄文胜常说的一句话。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行,黄文胜作为镇长,主动担任镇级河长。为了摸清真实的情况,黄文胜用半个月时间,走遍太和山山水水,建立“一河一档”,编制“一河一策”,落实“四长一员”;通过截污、活源、治堤、清淤,新建人工湿地、实施绿化美化工程、打造乡村景观带等措施,进行清源护水。
“不能直中取,就要曲中求。”在全面关闭拆除沿河湖(库)污染养殖场6家时,黄文胜既是这样说,也是这样做的。一开始不少养殖户情绪激动,抵触意愿强烈,好几个村级河长都有了退意。黄文胜三天两头就跑到养殖户家中去,通过拉家常、话保护、送小礼物等充满温情的“软磨硬泡”,养殖户终于纷纷配合“散乱污”企业“清零”行动。全镇关停取缔12家、整改4家,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制度。
“用绿水青山,引金山银山。我们一定要把这生态文章写活写亮!”黄文胜在全镇河长制工作推进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。
如何让全镇10条河之水长流长清?黄文胜通过调研发现,沿河村民生活污水是最主要的污染源。在黄文胜的大力推动下,太和镇开启了治污治水的新篇章。铺设污水管网80公里、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站219座,实施“三边”植树、精准灭荒2613亩,改造旱厕5002座,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,强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。
有了好生态,村民们改变了发展方式,向“绿色银行”取款。全镇以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模式的合作社有49家,13个农产品种正在进行“三品一标”认证,“红绿蓝”三条“人”字型农旅融合线路正在形成。
“如今,村里有了污水、垃圾处理设施,还有保洁员,村民环保意识也增强了,环境好了,住着舒心多了。”柯畈伟业绿色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柯昌伟说,面积如今也扩大到500多亩,还通过电商平台,让绿色蔬菜销售上网,让17名贫困户增收。
河长治实现河常治,河常治促使水长清。如今,漫步在农科村临河长廊,水流清澈、荷塘连碧、瓜果飘香、磨房流韵,小桥、流水、竹林、景轩,无不展现太和镇“鱼米之乡”的原生态之美。